# 超投機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特殊時期,傳統的經濟規律似乎不再適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原本是穩定市場的工具,但如今這種穩定性已經出現裂痕。美國在充分就業時期仍保持高額赤字,利率維持在5%但比特幣卻接近歷史高點,即使在經濟"繁榮時期"刺激措施仍在持續。市場不再反映基本面,而是反映流動性。在這種環境下,比特幣的表現尤爲引人注目。它不再需要疲弱的經濟或降息來支撐,相反,最有利的宏觀環境可能是流動性條件持續改善。全球M2貨幣供應量仍處高位,市場上有充足的資金推動其漲。根據歷史規律,比特幣通常在減半後的525至530天內達到頂峯,這意味着2025年9月下旬可能是一個關鍵時間點。有分析預測,比特幣可能在這輪週期中達到13.5萬至15萬美元。但上行空間可能受到宏觀政策收緊的限制。9月可能出現反彈,隨後因流動性驅動出現回調。在基本面扭曲、流動性成爲主導力量的背景下,市場參與者正在適應這種新常態。# 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美國經濟:減速跡象明顯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增長勢頭在今年上半年明顯放緩。消費者行爲正在發生變化,盡管家庭資產負債表狀況有所改善,但信用卡使用收緊,反映出不確定性上升。住房負擔能力創歷史新低,擁有一套中等價位住房現在消耗了中產階級收入的53%,突顯了住房擁有權面臨的結構性障礙。## 全球央行:政策路徑分化全球央行政策正呈現分化趨勢。日本、加拿大等國維持利率不變,而智利和南非因通脹放緩和經濟疲軟提前降息。歐元區第二季度GDP略高於預期,但核心通脹保持穩定,表明歐洲央行將保持謹慎態度。中國7月PMI走軟,顯示其經濟復蘇勢頭減弱速度快於預期。## 联准会:謹慎觀望联准会連續第五次維持利率不變,反映其在混合信號中的謹慎立場。9月會議仍可能調整利率,但官員們表示需等待更多經濟數據。前景將取決於經濟放緩的程度以及通脹是否能在不引發衰退的情況下繼續緩解。# 關鍵經濟指標## 美日貿易協議美國宣布對所有日本進口商品徵收15%的關稅,高於此前的10%。雖然避免了極端的25%稅率,但15%的關稅仍會推高日本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增加通脹壓力。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但缺乏明確的書面協議,引發對執行力的質疑。美國汽車制造商對協議表示擔憂,認爲這可能導致不公平競爭。由於進口零部件和原材料關稅較高,美國制造商面臨的成本壓力更大。行業領袖警告這可能爲未來貿易協議開創不利先例。## 就業市場近期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創十年新高,與所有年輕工人的失業率差距異常縮小。盡管人工智能被認爲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但其影響目前仍局限於特定行業。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是導致企業減少招聘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技術崗位方面。隨着更多工人進入技術勞動力市場,長期存在的技術人才短缺問題正在緩解。這可能導致工資溢價趨於平緩或下降,進一步抑制傳統高增長行業的創新動力。# 印度經濟聚焦英國與印度達成一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貿易協議,將削減90%以上英國對印度出口商品的關稅。預計到2040年,英國對印度的出口將增長60%。汽車行業是最大的受益者,印度將汽車進口關稅從100%降至10%,盡管仍有配額限制。印度從自身關稅削減中獲益更多,這將降低消費者價格,加劇國內競爭,並提升印度企業的全球競爭力。約50%此前面臨4%-16%關稅的印度出口商品將免稅進入英國市場,有利於印度紡織、制藥和食品出口商。這一協議反映了全球貿易格局的重大轉變。隨着美國關稅政策擾亂現有貿易模式,各國正積極尋求多元化的貿易夥伴關係。印度正努力與歐盟、東盟甚至美國達成貿易自由化協議,將自己定位爲全球貿易重構中的關鍵參與者。
分析全球貨幣寬松:比特幣或於2025年9月創新高
超投機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特殊時期,傳統的經濟規律似乎不再適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原本是穩定市場的工具,但如今這種穩定性已經出現裂痕。美國在充分就業時期仍保持高額赤字,利率維持在5%但比特幣卻接近歷史高點,即使在經濟"繁榮時期"刺激措施仍在持續。市場不再反映基本面,而是反映流動性。
在這種環境下,比特幣的表現尤爲引人注目。它不再需要疲弱的經濟或降息來支撐,相反,最有利的宏觀環境可能是流動性條件持續改善。全球M2貨幣供應量仍處高位,市場上有充足的資金推動其漲。根據歷史規律,比特幣通常在減半後的525至530天內達到頂峯,這意味着2025年9月下旬可能是一個關鍵時間點。
有分析預測,比特幣可能在這輪週期中達到13.5萬至15萬美元。但上行空間可能受到宏觀政策收緊的限制。9月可能出現反彈,隨後因流動性驅動出現回調。在基本面扭曲、流動性成爲主導力量的背景下,市場參與者正在適應這種新常態。
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美國經濟:減速跡象明顯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增長勢頭在今年上半年明顯放緩。消費者行爲正在發生變化,盡管家庭資產負債表狀況有所改善,但信用卡使用收緊,反映出不確定性上升。住房負擔能力創歷史新低,擁有一套中等價位住房現在消耗了中產階級收入的53%,突顯了住房擁有權面臨的結構性障礙。
全球央行:政策路徑分化
全球央行政策正呈現分化趨勢。日本、加拿大等國維持利率不變,而智利和南非因通脹放緩和經濟疲軟提前降息。歐元區第二季度GDP略高於預期,但核心通脹保持穩定,表明歐洲央行將保持謹慎態度。中國7月PMI走軟,顯示其經濟復蘇勢頭減弱速度快於預期。
联准会:謹慎觀望
联准会連續第五次維持利率不變,反映其在混合信號中的謹慎立場。9月會議仍可能調整利率,但官員們表示需等待更多經濟數據。前景將取決於經濟放緩的程度以及通脹是否能在不引發衰退的情況下繼續緩解。
關鍵經濟指標
美日貿易協議
美國宣布對所有日本進口商品徵收15%的關稅,高於此前的10%。雖然避免了極端的25%稅率,但15%的關稅仍會推高日本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增加通脹壓力。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但缺乏明確的書面協議,引發對執行力的質疑。
美國汽車制造商對協議表示擔憂,認爲這可能導致不公平競爭。由於進口零部件和原材料關稅較高,美國制造商面臨的成本壓力更大。行業領袖警告這可能爲未來貿易協議開創不利先例。
就業市場
近期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創十年新高,與所有年輕工人的失業率差距異常縮小。盡管人工智能被認爲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但其影響目前仍局限於特定行業。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是導致企業減少招聘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技術崗位方面。
隨着更多工人進入技術勞動力市場,長期存在的技術人才短缺問題正在緩解。這可能導致工資溢價趨於平緩或下降,進一步抑制傳統高增長行業的創新動力。
印度經濟聚焦
英國與印度達成一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貿易協議,將削減90%以上英國對印度出口商品的關稅。預計到2040年,英國對印度的出口將增長60%。汽車行業是最大的受益者,印度將汽車進口關稅從100%降至10%,盡管仍有配額限制。
印度從自身關稅削減中獲益更多,這將降低消費者價格,加劇國內競爭,並提升印度企業的全球競爭力。約50%此前面臨4%-16%關稅的印度出口商品將免稅進入英國市場,有利於印度紡織、制藥和食品出口商。
這一協議反映了全球貿易格局的重大轉變。隨着美國關稅政策擾亂現有貿易模式,各國正積極尋求多元化的貿易夥伴關係。印度正努力與歐盟、東盟甚至美國達成貿易自由化協議,將自己定位爲全球貿易重構中的關鍵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