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目標用戶並非加密原生交易者,而是大型跨國公司的首席財務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 CFO)或財資管理部門。招聘信息顯示,候選人需具備“面向財富 500 強受衆的營銷經驗”,表明 Tempo 面向的目標用戶是大型跨國公司的財務決策層。這意味着項目不僅關注技術性能,也強調滿足企業支付效率和成本控制的需求。其旨在解決傳統跨境支付的痛點。目前,這一領域仍由 SWIFT 體系主導——即全球銀行間傳遞支付指令的消息網路。由於依賴多家代理行中轉,該體系長期存在耗時長、成本高、流程不透明的問題。
在技術上,Tempo 追求“高性能”。據招聘信息和業內分析,其技術目標包括提升交易吞吐量(TPS, 即每秒交易數)和實現快速最終性(Time to Finality, TTF),以滿足企業級支付對結算速度和確定性的要求。
Tempo 的出現,使其將與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推出的 L1 公鏈 “Arc” 直接競爭。兩者都瞄準企業支付市場,預示着穩定幣結算層的競爭正從應用層轉向基礎設施層。
新公鏈Tempo:Stripe與Paradigm聯手打造,解析項目解析與戰略意圖
作者:Zz,ChainCatcher
2025年8月,一則在加密遊說團體“區塊鏈協會”網站上短暫發布的招聘啓事,首次披露了金融科技巨頭 Stripe 與加密風投公司 Paradigm 正合作開發一個名爲“ Tempo ”的高性能 L1(Layer 1)區塊鏈項目。
據 Cryptopolitan 報道,這則招聘啓事雖發布後不久被刪除,但相關信息仍表明,Stripe 正籌備其獨立的區塊鏈底層設施。
項目技術與定位
根據已披露信息,Tempo 的定位非常明確:一個專爲企業級支付場景設計的獨立L1區塊鏈,而非通用的智能合約平台。
其目標用戶並非加密原生交易者,而是大型跨國公司的首席財務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 CFO)或財資管理部門。招聘信息顯示,候選人需具備“面向財富 500 強受衆的營銷經驗”,表明 Tempo 面向的目標用戶是大型跨國公司的財務決策層。這意味着項目不僅關注技術性能,也強調滿足企業支付效率和成本控制的需求。其旨在解決傳統跨境支付的痛點。目前,這一領域仍由 SWIFT 體系主導——即全球銀行間傳遞支付指令的消息網路。由於依賴多家代理行中轉,該體系長期存在耗時長、成本高、流程不透明的問題。
在技術上,Tempo 追求“高性能”。據招聘信息和業內分析,其技術目標包括提升交易吞吐量(TPS, 即每秒交易數)和實現快速最終性(Time to Finality, TTF),以滿足企業級支付對結算速度和確定性的要求。
Tempo 的出現,使其將與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推出的 L1 公鏈 “Arc” 直接競爭。兩者都瞄準企業支付市場,預示着穩定幣結算層的競爭正從應用層轉向基礎設施層。
戰略選擇:Stripe 爲何從零構建 L1 而非使用 L2
Stripe 建立在龐大商戶羣體和深厚的經驗上。其加密領域探索經歷了從謹慎試水到果決出擊的清晰演進路徑。在早期因比特幣波動性和低效率而放棄後,Stripe 深刻認識到革新支付必須掌握更底層技術。
Stripe 選擇自建 L1,是爲了掌控交易結算網路、費用模型和合規路徑。
若選擇L2意味着將業務命脈建立在另一網路之上。雖能快速開業,但必須承受底層網路的多重風險:費用市場的不可預測性——以太坊 Gas 費飆升將導致支付成本失控;治理與技術路線的依賴——底層 L1 的任何升級爭議都可能傳導至 L2;性能瓶頸——L2 的性能上限受制於 L1。
通過構建自有L1,Stripe 從"租客"變成"房東",獲得定義規則的主權。
同時,Tempo 已是 Stripe 全棧式布局的最後一塊拼圖。此前,Stripe 已展開一系列收購:
這一布局的意圖在於 Stripe 要從"渠道商"成爲擁有完整軌道的"平台所有者"。這對服務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至關重要。
Paradigm 所扮演的共建者角色
Paradigm 在此次合作中不僅是投資者,更是深度“共建者”。其聯合創始人Matt Huang身兼Stripe董事,負責指導其加密戰略。這種緊密關係確保了Paradigm在底層協議設計上的前沿理念能直接注入 Tempo。
Tempo的設計思路似乎正在實踐Paradigm在6月20日發表的文章《The L1 Dilemma》中提出,新的L1之所以能夠成功,是通過利用和挑戰現有L1的“教條”(dogma) 。Tempo項目或許會是這一理論的教科書式實踐:
優勢與挑戰
根據目前情報分析,Tempo最大的優勢在於依靠Stripe現有龐大的商戶網路,這解決了新區塊鏈面臨的“冷啓動問題”。Stripe可將其現有客戶平滑地引導至Tempo網路,形成網路效應。
主要挑戰來自與Circle的直接競爭。雙方技術路線可能趨同,勝負關鍵將取決於市場進入策略和分銷能力。Circle的優勢在於其原生USDC的整合與深厚的加密行業關係,而 Tempo 的優勢在於其現有 Web2 企業客戶網路爲其提供推廣基礎。
寫在最後:Web2 巨頭入局傳達的信號
Stripe 構建自有 L1 的舉動,標志着Web2巨頭與區塊鏈技術融合的深化。同時也像是在《GENIUS 法案》通過後的一次戰略。Stripe 親自下場,根據其正在布局合規穩定幣基礎設施,這可能在傳遞着幾大信號:
首先,市場的價值敘事可能部分從“純粹去中心化”轉向“合規化的資產流動”。 Tempo 的核心是爲穩定幣提供安全、高效的承載網路。
其次,公鏈賽道可能出現“分流”。未來市場可能分化爲兩類:一類是以以太坊爲代表的開放與加密原生的 “無需許可鏈”;另一類是以 Tempo 爲代表,服務於受監管商業活動的“企業專用鏈”。
最後,投資機會可能聚焦“合規穩定幣生態”的基礎設施。Stripe 的布局表明,隨着 GENIUS 法案的落地,能爲穩定幣提供關鍵技術(如合規發行、交易監控、錢包安全、資產管理)的項目或許將成爲價值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