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庫到500億美元市值:Solana創始人的加密傳奇

作者:Thejaswini,來源:Token Dispatch

Anatoly Yakovenko 當時很惱火。

那是2017年,一則新聞稱:比特幣大會宣布停止接受比特幣支付,因爲每筆交易手續費已飆升至60-70美元。這場全球頂級的加密貨幣盛會,竟然無法使用加密貨幣。

於是他做了任何一位沮喪的工程師都會做的事——走進舊金山的Café Soleil咖啡館,點兩杯咖啡和一瓶啤酒,熬到凌晨四點思考:爲什麼比特幣這麼慢?

在第二杯濃縮咖啡與最後一口啤酒之間,Yakovenko 迎來了他的"Eureka時刻":一種將時間流逝編碼爲數據結構的方法。當時他不知道這叫做"可驗證延遲函數",無法用谷歌搜索,甚至以爲自己發明了全新概念。

jaUkUp7D4ngIJMSnn868BWkVUhYqf7oOTc7cHrp5.jpeg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確實做到了。

2020年Solana上線時,每秒可處理6.5萬筆交易。如今,這個由Yakovenko在他的車庫裏搭建的區塊鏈,巔峯時期市值超過500億美元。

一個系統思考者的誕生

Yakovenko的區塊鏈之路始於移民故事。1981年出生於烏克蘭的他,1990年代初隨家人赴美,成爲東歐移民潮中追尋科技機遇的一員。

少年時期,C語言的精確與強大吸引了他。"編寫代碼解決世界級難題有種神奇魔力,"他在回憶互聯網泡沫時代的編程初體驗時說道。

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攻讀計算機科學期間,Yakovenko於2000年代初創立了首個創業項目Alescere——爲中小企業提供VoIP系統。雖然公司失敗,卻讓他積累了實時網路協議的關鍵經驗。

2003年,帶着創業經驗,Yakovenko加入了聖地亞哥的高通公司。一個標準的工程師職位演變成了一段長達13年的旅程,他在此期間解決了公司最棘手的技術問題。

他的工作涉及從QChat的即時對講服務器到BREW移動操作系統的一切,最終成爲高級工程經理。他還優化了不同處理器之間的通信方式。Yakovenko成爲了“安全地將操作系統服務和保護域擴展到輔助處理器”的專家,本質上是研究如何讓計算機系統的不同部分協同工作,同時又不互相拖累。

他在此期間的專利組合就像他後來區塊鏈工作的藍圖:“將主機操作系統服務暴露給輔助處理器”和“將保護域擴展到協處理器”。他的工作重點是最小化開銷,提高分布式組件之間的協調效率。

“我開始思考,在高通,我們是如何用無線協議來解決這類問題的擴展性,正是這讓我深入地鑽研了下去,”他回憶道。

他曾工作的蜂窩基站技術使用了一種叫做“時分多址”的技術,這是一種通過精心管理時間來協調多個信號的方法。2017年,在高通工作了十多年後,Yakovenko開始在Dropbox從事壓縮和分布式系統方面的工作。但真正改變一切的是他的副業項目。

他和同樣在高通工作的前GPU負責人Stephen Akridge,在業餘時間搭建硬件進行深度學習,並同時挖礦以抵消成本。這個項目的初衷是關於機器學習,而不是區塊鏈創新。

然而,當Yakovenko看着他們的挖礦設備與成千上萬臺其他電腦協調工作時,一個問題始終困擾着他:爲什麼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如此低效?

當時比特幣的手續費已經飆升到60-70美元一筆。這個本應是點對點電子現金的網路,卻無法處理基本的支付。比特幣大會的事件更是進一步刺激了他。

這一切最終催生了那個在Café Soleil的頓悟之夜。

歷史證明(Proof of History)的突破

想象一下:10,000個人試圖就某件事發生的時間達成一致。每個人都在爭辯,場面混亂。

這基本上就是比特幣的工作方式。但比特幣的問題比僅僅是“噪音”更深層。

比特幣每10分鍾生成一個新區塊,這是在安全性和速度之間取得的謹慎平衡。如果速度更快,你就有網路分裂成相互競爭版本的風險。如果速度更慢,交易就會耗費大量時間。這種10分鍾的時間設定意味着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大約7筆交易。

作爲對比,Visa平均每秒處理大約24,000筆交易。

HaPtyETskG8ZDkCFoUjemMFzvYZVVhRh6RaPC7IU.png真正的症結在於,在一個由全球數千臺計算機組成的分布式系統中,沒有一個中央時鍾。每臺計算機的時鍾運行速度都略有不同。網路消息需要時間來傳輸。事件發生的順序,根據你所處的位置不同,看起來也會有差異。

數千臺比特幣計算機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爭論這些基本問題上:“這筆交易是否發生在那筆交易之前?”“這個區塊是在什麼時間創建的?”“哪個版本的區塊鏈是正確的?”

加入的計算機越多,爭論就越多。

Yakovenko有了一個主意。如果不需要爭論時間呢?

如果區塊鏈有自己內置的、無法僞造的時鍾呢?每筆交易都會自動獲得一個時間戳,每個人都可以獨立驗證。

這樣一來,成千上萬臺計算機就不用再爲了達成時間共識而不斷發送消息,它們只需要查看同一個無法僞造的時鍾,就能立刻知道事件的順序。

沒有無休止的來回爭吵,只有一個精確計時的加密秒表。

他稱之爲“歷史證明”(Proof of History)。

用計算代替爭吵。與其進行成千上萬次關於時間同步的對話,不如直接檢查時鍾。就這麼簡單。

構建Solana

帶着這項突破,Yakovenko於2018年與Greg Fitzgerald(另一位高通老員工)和Raj Gokal共同創立了Solana Labs。公司名字來源於他們在加州Solana海灘的衝浪時光。

創始人們每天醒來先衝浪,然後騎車去上班,寫代碼一整天後,又回到海灘。

他們是在2018-2019年的“加密寒冬”中進行開發的,當時資金稀缺,市場熱情早已消退。但Yakovenko認爲這是一個優勢。他們可以專注於工程本身,而不受炒作和壓力的影響。

他回憶說:“這就像殺死恐龍的隕石撞擊。當時確實是加密寒冬,你看到很多團隊解散。而我們總是比較保守,從不籌集大量資金,只有大約兩年的運營資金,所以我們總是在想‘我們必須盡可能快地把這個東西做出來,真正專注於我們認爲能帶來改變的核心產品。’”

團隊不僅構建了“歷史證明”。他們還創造了一整套創新生態系統來支持高吞吐量:

  • Sealevel:一個並行的智能合約運行時,通過預先聲明交易將觸及的帳戶,讓區塊鏈能夠同時運行多個交易。
  • Turbine:一個受BitTorrent啓發的系統,使用擦除編碼和隨機的、按質押權重劃分的樹狀結構,在網路中傳播交易數據。
  • Gulf Stream:一個無內存池的交易轉發系統,可以在領導者開始生成區塊之前,就將交易發送給未來的領導者。
  • Cloudbreak:一個爲高並發訪問設計的水平帳戶存儲系統。

每一項創新都解決了不同的瓶頸。它們共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東西——一個隨着規模擴大而變得更快的區塊鏈。

2020年3月16日,當時的世界正在分崩離析。股市暴跌,各國locked down,初創公司四處倒閉。然而,Yakovenko卻選擇了這一天來發布Solana。幾個月後,事實證明他選擇了完美的時機來推出世界上最快的區塊鏈。

到2020年底,Solana已經處理了83億筆交易,創建了5400萬個區塊,並吸引了DeFi、遊戲和Web3等領域超過100個項目的集成。驗證者數量增長到全球超過300個節點,對於一個上線不到一年的網路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

開發者們開始構建在更慢的區塊鏈上不可能實現的應用:高頻交易系統、實時遊戲和社交媒體平台,這在區塊鏈歷史上首次成爲可能。

停機風波

成功帶來了新的挑戰。Solana的高吞吐量使其成爲惡意流量的目標,並暴露了系統性弱點。

  • 2021年9月14日:在一次Grape IDO期間,交易量激增導致網路分叉,造成17小時的停機。
  • 2022年5月1日:自動化的NFT“盲鑄”機器人導致共識崩潰,網路離線7-8小時。
  • 2022年5月31日:一個離線交易處理的漏洞導致4.5小時的停機。
  • 2022年10月1日:一個配置錯誤導致了6小時的停機。

批評者抓住這些事件,以此證明Solana爲了速度而犧牲了去中心化。這種“單片式”的設計意味着當某個地方出問題時,整個系統都會徹底崩潰。

團隊對此的回應是進行系統性改進。更好的重復數據刪除、改進的nonce處理、修復分叉選擇的錯誤,以及引入QUIC等協議以提高網路可靠性。

2022年11月,Solana面臨了最大的考驗——FTX的崩潰。

Sam Bankman-Fried曾是Solana最著名的支持者之一,當他的交易所倒下時,恐慌情緒迅速蔓延。投資者普遍認爲任何與FTX有關聯的東西都將失敗。隨着人們爭相拋售,Solana代幣價格暴跌。

Solana社區沒有坐等別人來解決問題。

FTX曾控制着一個名爲Serum的流行交易平台,許多Solana用戶都依賴它。當FTX倒閉時,這個平台實際上成了“孤兒”。沒有人知道它會何去何從。

在短短幾小時內,Solana的開發者和社區成員就採取了行動。他們復制了Serum的所有代碼,並創建了自己的版本,名爲OpenBook,完全獨立於FTX。

這個技術術語叫做“分叉”(forking),即創建一個新版本,其工作方式完全相同,但所有權不再有任何問題。

在整個危機期間,Solana本身從未停止工作。

盡管價格暴跌,恐慌蔓延,但區塊鏈依然持續處理交易。沒有停機,也沒有技術故障。

與傳統公司不同,它們的CEO被捕可能會導致公司倒閉,而Solana已經成長得比任何一個支持它的個人或公司都要龐大。這項技術和社區可以獨立生存。

展望未來

44歲的Yakovenko已經建立了一個了不起的東西,同時保持着一種獨特的、將工程實用主義和加密理想主義結合在一起的特質,這也正是成功的區塊鏈創始人的共同點。

他提倡他所謂的“明智的規則”,比如立法者在監管技術之前應該先嘗試使用它。

奇怪的是,盡管他希望出臺對加密友好的政策,但他反對川普提出的建立政府加密儲備的想法。

他認爲這過於中心化,這是一種堅持原則的立場,讓你不禁會想,他是否真的適合政治。他寧願看到創新有機地蓬勃發展,也不願看到政府控制數字貨幣,即使這些人碰巧喜歡他所創建的區塊鏈。

他的終極願景是將Solana打造爲全球金融基礎設施,讓信息與資金同步光速流動。

即使Solana與以太坊在加密世界所謂的“區塊鏈戰爭”中直接競爭,Yakovenko也拒絕部落主義思維。他堅信,不同的區塊鏈可以共存和互補,而不是互相爭鬥至死。在這個行業中,人們經常會因爲微小的技術差異而預測競爭對手的協議將“歸零”,而他的這種觀點顯得異常成熟。

通過一個事後看來似乎顯而易見、但曾讓所有人都困惑的洞見,Yakovenko構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分布式計算機之一。

那就是將時間本身變成一個區塊鏈數據結構。

他估計淨資產在5億到8億美元之間,已經取得了可以讓他專注於建設而非財富積累的財務成就。

但最能在金融界證明其價值的驗證形式正在到來:外部資金。

四家上市公司現在在其企業財庫中持有超過5.91億美元的Solana代幣,其中Upexi在短短四個月內積累了190萬個SOL代幣,遙遙領先。SOL Strategies則採取了更具系統性的平均成本法。Classover Holdings宣布了一項潛在的5億美元Solana投資計劃,而川普提議的美國戰略加密儲備中,Solana也與比特幣和以太坊一起被列爲戰略資產。

機構的採用表明,Yakovenko將Solana打造爲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願景可能並不像聽起來那麼遙不可及。

隨着富蘭克林鄧普頓等機構申請Solana現貨ETF,四家上市公司持倉5.91億美元SOL(其中Upexi四個月囤積190萬枚),Yakovenko的構想正在獲得資本驗證。當企業開始將SOL視同美債,那個在Café Soleil的深夜靈感,或許真能重塑金融體系。

這就是Solana創始人的故事。

SOL4.0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