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通證模式:解決加密貨幣使用與持有的困境加密貨幣領域長期存在一個難題:是使用還是持有?雖然目前主流區塊鏈網路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其通證模式,但雙通證模型正日益成爲開發者關注的研究方向。傳統的單一通證模式雖然具有流動性高、簡單等優點,但只有雙通證模式才能真正解決區塊鏈面臨的經濟矛盾 - 即實際使用網路會阻礙其增長。## 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從本質上講,所有區塊鏈都有相似的目標:可靠記錄交易、儲存經濟價值並促進網路發展。盡管實現方式各異,但大方向是一致的。目前,絕大多數區塊鏈生態系統依賴單一通證,它既反映項目價值,又作爲價值存儲、交換媒介、挖礦獎勵和支付交易費用。問題就出在這裏。作爲通證持有者,人們支持項目並希望其成功。他們購買通證是因爲認可技術、信任開發團隊,並相信項目及其原生資產會升值。然而,如果將通證用於支付Gas費,就會減少在整個生態中的份額。反之,如果拒絕消耗通證,又會忽視網路的實際使用。這個矛盾很容易理解,但難以調和。與法定貨幣不同,加密資產隨時間推移可能大幅升值,吸引長期持有者。從區塊鏈角度看,這有利於形成開發者希望打造的凝聚力社區,是件好事。在積極使用協議(並通過支付Gas減少份額)與期待獲利持有通證之間做選擇,存在經濟和情感上的衝突。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在某些生態系統中,用戶消耗通證會導致其在治理模型中的權限和影響力下降。這使得用戶更不願將寶貴的通證"花費"在鏈上協議中。但是,存在一種替代方案。## 經濟學的智慧通證不應僅僅用於交易價值。這就像用咖啡連鎖店的股票買咖啡,或用科技巨頭的股票購買最新款智能手機。當網路擁堵導致Gas費飆升時,這種感受尤其明顯。今年2月,某知名公鏈的Gas費創下新高,首次突破20美元。對該公鏈的忠實用戶來說,每次拿出20美元等值通證進行交易,就像在開獎前丟棄一張彩票。畢竟,這20美元在五年後可能價值200美元。雙通證經濟模型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這種模式下,一個通證履行治理職責,另一個僅用於支付Gas。前者的持有者可視爲網路"所有者",因爲他們有權通過投票影響項目方向。同時,用於支付Gas的通證與主要資產完全脫鉤,解決了"使用協議會減少權益"的問題。雙通證系統目前仍屬少數,可能是因爲早期區塊鏈項目不願對通證模型進行徹底改變。過去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區塊鏈分叉,其後果往往令人不快。通過引入單獨的Gas通證來修改協議基本規則是一個重大決定。然而,第二代和第三代區塊鏈認識到爲治理/支付和激勵/Gas發行單獨通證的優勢。不僅是公鏈,許多遊戲金融項目、穩定幣協議和借貸/融資平台也採用了雙通證系統,使其用戶不再需要犧牲流動性或爭奪稀缺的鏈上資源。一些區塊鏈項目正在嘗試不同的雙通證模型,這在我看來是面向未來的做法。不過,與任何實驗性技術一樣,協議本身的設計可能出現問題。某知名項目的崩潰就證明了這一點,該項目使用原生資產來幫助穩定其美元錨定的穩定幣。研究人員在其崩潰前就指出,該網路的設計爲做空穩定幣創造了動機,這個問題在其他雙通證系統中不會也不需要重復。## 雙通證支持生態系統正如一些項目已經證明的那樣,雙通證系統的經濟性是合理的。雙通證模型通常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徵:首先,主通證的總供應量通常有限,用於治理、話語權或分紅。它一般通過公開銷售或贈送來分配。相比之下,輔助通證(或實用通證)具有無限或彈性供應。它用於鏈上支付和Gas,並獎勵給生態系統參與者或主通證持有者。當經濟活動增長率超過通脹供給率時,實用通證價格就會漲。隨着實用通證收益率上升,主通證的需求和價格也會漲,直到收益率達到新的均衡水平。最後,實用通證通過經濟活動形成對主通證的正反饋。遵循這個模型,迫使用戶在積極使用協議和長期投資之間做出選擇的經濟/情感衝突得到了解決。當實用通證用於持續激勵和系統增長時,主通證持有者同時也被激勵參與鏈上活動並保護網路。在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領域,需要接受新穎的想法。雙通證模型不再是一個離奇的幻想,而是解決文中令人困擾的悖論的可行方案。就區塊鏈經濟而言,雙通證模型確實優於單一通證模型。
雙通證經濟模型:解決區塊鏈使用與持有的矛盾
雙通證模式:解決加密貨幣使用與持有的困境
加密貨幣領域長期存在一個難題:是使用還是持有?雖然目前主流區塊鏈網路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其通證模式,但雙通證模型正日益成爲開發者關注的研究方向。
傳統的單一通證模式雖然具有流動性高、簡單等優點,但只有雙通證模式才能真正解決區塊鏈面臨的經濟矛盾 - 即實際使用網路會阻礙其增長。
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
從本質上講,所有區塊鏈都有相似的目標:可靠記錄交易、儲存經濟價值並促進網路發展。盡管實現方式各異,但大方向是一致的。
目前,絕大多數區塊鏈生態系統依賴單一通證,它既反映項目價值,又作爲價值存儲、交換媒介、挖礦獎勵和支付交易費用。問題就出在這裏。
作爲通證持有者,人們支持項目並希望其成功。他們購買通證是因爲認可技術、信任開發團隊,並相信項目及其原生資產會升值。
然而,如果將通證用於支付Gas費,就會減少在整個生態中的份額。反之,如果拒絕消耗通證,又會忽視網路的實際使用。
這個矛盾很容易理解,但難以調和。與法定貨幣不同,加密資產隨時間推移可能大幅升值,吸引長期持有者。從區塊鏈角度看,這有利於形成開發者希望打造的凝聚力社區,是件好事。
在積極使用協議(並通過支付Gas減少份額)與期待獲利持有通證之間做選擇,存在經濟和情感上的衝突。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在某些生態系統中,用戶消耗通證會導致其在治理模型中的權限和影響力下降。這使得用戶更不願將寶貴的通證"花費"在鏈上協議中。
但是,存在一種替代方案。
經濟學的智慧
通證不應僅僅用於交易價值。這就像用咖啡連鎖店的股票買咖啡,或用科技巨頭的股票購買最新款智能手機。當網路擁堵導致Gas費飆升時,這種感受尤其明顯。
今年2月,某知名公鏈的Gas費創下新高,首次突破20美元。對該公鏈的忠實用戶來說,每次拿出20美元等值通證進行交易,就像在開獎前丟棄一張彩票。畢竟,這20美元在五年後可能價值200美元。
雙通證經濟模型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這種模式下,一個通證履行治理職責,另一個僅用於支付Gas。前者的持有者可視爲網路"所有者",因爲他們有權通過投票影響項目方向。同時,用於支付Gas的通證與主要資產完全脫鉤,解決了"使用協議會減少權益"的問題。
雙通證系統目前仍屬少數,可能是因爲早期區塊鏈項目不願對通證模型進行徹底改變。過去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區塊鏈分叉,其後果往往令人不快。通過引入單獨的Gas通證來修改協議基本規則是一個重大決定。
然而,第二代和第三代區塊鏈認識到爲治理/支付和激勵/Gas發行單獨通證的優勢。不僅是公鏈,許多遊戲金融項目、穩定幣協議和借貸/融資平台也採用了雙通證系統,使其用戶不再需要犧牲流動性或爭奪稀缺的鏈上資源。
一些區塊鏈項目正在嘗試不同的雙通證模型,這在我看來是面向未來的做法。
不過,與任何實驗性技術一樣,協議本身的設計可能出現問題。某知名項目的崩潰就證明了這一點,該項目使用原生資產來幫助穩定其美元錨定的穩定幣。
研究人員在其崩潰前就指出,該網路的設計爲做空穩定幣創造了動機,這個問題在其他雙通證系統中不會也不需要重復。
雙通證支持生態系統
正如一些項目已經證明的那樣,雙通證系統的經濟性是合理的。雙通證模型通常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徵:
首先,主通證的總供應量通常有限,用於治理、話語權或分紅。它一般通過公開銷售或贈送來分配。
相比之下,輔助通證(或實用通證)具有無限或彈性供應。它用於鏈上支付和Gas,並獎勵給生態系統參與者或主通證持有者。
當經濟活動增長率超過通脹供給率時,實用通證價格就會漲。隨着實用通證收益率上升,主通證的需求和價格也會漲,直到收益率達到新的均衡水平。
最後,實用通證通過經濟活動形成對主通證的正反饋。
遵循這個模型,迫使用戶在積極使用協議和長期投資之間做出選擇的經濟/情感衝突得到了解決。當實用通證用於持續激勵和系統增長時,主通證持有者同時也被激勵參與鏈上活動並保護網路。
在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領域,需要接受新穎的想法。雙通證模型不再是一個離奇的幻想,而是解決文中令人困擾的悖論的可行方案。就區塊鏈經濟而言,雙通證模型確實優於單一通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