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巨擘達利歐退隱:65%概率全球債務危機將衝擊美元霸權

robot
摘要生成中

投資傳奇告別華爾街:瑞·達利歐的最後一課

8月1日,75歲的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宣布出售其在公司的全部剩餘股份,並正式離開董事會,標志着這位投資界傳奇人物的退隱。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投資生涯中,達利歐憑藉對重大經濟趨勢的準確預判,多次創造輝煌戰績,成爲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投資者之一。

然而,達利歐的告別並非意味着沉默。他再次向市場發出警告:未來5年內全球性債務危機爆發的概率高達65%,可能對美元霸權造成嚴重打擊。他強調,無論是企業、國家還是個人,如果不能準確把握自身在經濟週期中的位置,都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輝煌與挫折並存的投資生涯

1975年,26歲的達利歐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裏創立了橋水基金。在他的領導下,橋水基金逐步發展成爲全球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達利歐準確預測了危機的爆發,使得橋水旗艦基金當年業績增長超過14%。2010年,他又成功預見了歐債危機,旗下基金最高收益率突破40%。

然而,達利歐的投資道路並非一帆風順。1982年,他因錯誤預測美國經濟將陷入大蕭條而遭受重創,甚至不得不向父親借款維持公司運營。這次慘痛教訓成爲達利歐投資哲學的重要轉折點。

此後,達利歐開始致力於構建一套應對不確定性的系統原則。他認爲,世界的運轉由五大力量驅動:債務/貨幣/經濟週期、內部秩序和混亂週期、外部秩序和混亂週期、自然力量以及人類創造力。這些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從"舊秩序"向"新秩序"演進的大週期,其中和平繁榮與衝突蕭條交替出現。

投資理念引發爭議

近年來,達利歐廣爲人知的債務理論遭遇了一些質疑。他認爲,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只要過度積累債務,就會面臨債務危機的風險。爲降低這一風險,需要通過"去槓杆"措施來壓縮債務規模。

然而,一些經濟學家指出,達利歐在分析宏觀經濟問題時存在方法論上的誤區。他們認爲,達利歐錯誤地將微觀思維應用於宏觀問題分析,並將宏觀經濟簡化爲一臺機器,忽視了不同宏觀經濟狀況下運行邏輯的差異。

批評者指出,國家債務分析不能簡單套用個人或企業的微觀思維。例如,作爲美元發行國的美國,其債務可持續性更多取決於"美元霸權",而非單純的供給能力。

此外,達利歐將宏觀經濟視爲一臺機器的觀點也受到質疑。批評者認爲,宏觀經濟是由具有預期和行爲變化能力的人組成的,不應被簡化爲固定的因果關係。

告別與展望

今年10月,達利歐將正式迎來76歲生日。在出售剩餘股份後,他終於真正"退休"。回顧橋水基金50年的發展歷程,達利歐感慨萬千:"這是一段精彩絕倫的旅程,從在兩居室公寓裏與一位朋友共同創業,到將公司發展成爲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每一刻都令人難忘。"

達利歐總結了橋水成功的四大"工作原則":選擇優秀的人才和文化;建立"思想精英制度";營造允許犯錯但必須從錯誤中學習的文化;以及"痛苦+反思=進步"的理念。

展望未來,達利歐預測,未來三到五年內,全球將經歷劇烈變革,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他強調,投資者需要理解驅動這些變化的因果關係,並建立經過充分測試的決策系統。

達利歐提醒投資者,要認識到未知遠多於已知,做好多元化配置以降低風險,並保持開放心態,接受不同觀點的壓力測試。他特別強調,投資組合中應該始終持有10到15個相互低相關的資產,這樣可以在不降低預期收益的情況下將風險降低約80%。

最後,達利歐以"潮汐"比喻經濟週期,認爲這種力量不可抗拒。他呼籲投資者要做好準備,要麼乘風破浪,要麼被市場吞沒。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達利歐的最後一課或許值得每一個投資者深思。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夜间创世纪vip
· 2小時前
从数据看 65% 概率已处于危险预警区间,链上监测信号持续异常...值得深入挖掘
回復0
DeFi小灰灰vip
· 2小時前
大佬卖股割韭菜跑路了?
回復0
链上无间道vip
· 2小時前
大空头给跑了 这波要完咯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