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市場做市商操縱行爲引發監管關注近期,一家總部位於阿聯酋的加密貨幣市場做市商因涉嫌市場操縱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該公司被指控在2024年8月至9月期間,通過洗盤交易人爲制造某加密資產的虛假交易量,誤導投資者。SEC的調查顯示,這家做市商利用多個錢包進行了大量自買自賣的交易,制造了近60萬美元的虛假交易量,佔同期該資產總交易量的98%。這些交易由算法和自動化程序驅動,意圖營造市場活躍的假象,吸引散戶投資者參與。2024年10月,SEC對該公司及其一名員工提起民事訴訟,同時相關方還面臨刑事指控。2025年4月,民事案件達成最終判決,做市商被要求支付罰款、限制業務行爲並實施合規措施。這起案件揭示了加密貨幣市場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爲。除了洗盤交易,一些做市商還可能利用"貸款期權模型"等方式進行掠奪性操作。他們可能通過砸盤壓低價格、操縱期權條款或利用信息不對稱等手段牟利,給小型項目和投資者造成嚴重損失。與傳統金融市場相比,加密貨幣市場在監管和透明度方面仍有不足。傳統金融市場通過嚴格的監管措施、信息披露要求、實時監控系統、行業自律和投資者保護機制等多重手段,有效約束了做市商的行爲。這起案件爲加密貨幣行業敲響了警鍾。未來,加密市場可能需要借鑑傳統金融的經驗,建立更完善的監管框架和市場機制,以遏制市場操縱行爲,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SEC起訴加密做市商操縱市場 揭示行業監管不足
加密市場做市商操縱行爲引發監管關注
近期,一家總部位於阿聯酋的加密貨幣市場做市商因涉嫌市場操縱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該公司被指控在2024年8月至9月期間,通過洗盤交易人爲制造某加密資產的虛假交易量,誤導投資者。
SEC的調查顯示,這家做市商利用多個錢包進行了大量自買自賣的交易,制造了近60萬美元的虛假交易量,佔同期該資產總交易量的98%。這些交易由算法和自動化程序驅動,意圖營造市場活躍的假象,吸引散戶投資者參與。
2024年10月,SEC對該公司及其一名員工提起民事訴訟,同時相關方還面臨刑事指控。2025年4月,民事案件達成最終判決,做市商被要求支付罰款、限制業務行爲並實施合規措施。
這起案件揭示了加密貨幣市場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爲。除了洗盤交易,一些做市商還可能利用"貸款期權模型"等方式進行掠奪性操作。他們可能通過砸盤壓低價格、操縱期權條款或利用信息不對稱等手段牟利,給小型項目和投資者造成嚴重損失。
與傳統金融市場相比,加密貨幣市場在監管和透明度方面仍有不足。傳統金融市場通過嚴格的監管措施、信息披露要求、實時監控系統、行業自律和投資者保護機制等多重手段,有效約束了做市商的行爲。
這起案件爲加密貨幣行業敲響了警鍾。未來,加密市場可能需要借鑑傳統金融的經驗,建立更完善的監管框架和市場機制,以遏制市場操縱行爲,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