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 Protocol轉型爲DeFi生態 OGN回購或引發價值重估

robot
摘要生成中

Origin Protocol: 從共享經濟到綜合DeFi生態的轉型之路

Origin Protocol經過8年的發展歷程,已從最初的去中心化共享經濟項目轉型爲一個覆蓋穩定幣、流動質押和NFT發行的綜合性DeFi生態系統。該項目近期啓動的"100%協議收入回購"機制,使其原生代幣OGN面臨潛在的價值重估機遇。

自2017年成立以來,Origin Protocol經歷了多個市場週期。項目初期聚焦於去中心化共享經濟市場,隨後隨着行業趨勢的變化及時調整了方向。目前,Origin Protocol形成了以DeFi爲核心、NFT爲輔助的業務結構,旗下多個產品滿足用戶在穩定收益和高彈性方面的需求:

  • Origin Dollar (OUSD): 一種無需質押鎖倉的穩定幣,通過自動聚合頭部DeFi協議收益,當前30天收益率維持在4.45%左右。

  • Origin Ether (OETH): 一種增強型以太坊LST代幣,在信標鏈質押基礎上疊加鏈上策略優化,收益顯著高於傳統ETH質押。

  • Super OETH: 被稱爲"首個超級LST",主打L2網路額外激勵,目前已在多個熱門Layer2網路布局,進一步提升質押收益。

  • Origin Story: 一個降低NFT發行門檻的創作平台,支持多種發售形式,爲藝術家和品牌提供輕量化上鏈工具。

OGN目前處於歷史低點,流通率約50%,市值約8000萬美元。從流動性角度看,OGN在主要交易所維持着較好的深度,日常情況下在±2%價格範圍內有5-10萬美元的流動性。

項目背景強勁,曾獲得多家行業頭部風投的大額投資,甚至包括美國名人Paris Hilton的獨立輪次投資。然而,最近一輪投資發生在2022年,目前不確定是否有更多資本市場資源支持業務擴張。

在業務方面,Origin Protocol已成功從NFT等相關領域轉型,在DeFi領域積累了穩定的產品和業務存量。然而,由於業務需求導致持倉ETH分散,目前尚不清楚官方持有的ETH數量與SuperOETH數量是否一致。

2025年6月,OriginDAO通過提案,決定將100%的協議收入用於回購OGN。同時,DAO還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動用超過300萬美元的資產進行回購。回購計劃於2025年7月4日啓動,每週使用DAO資產和協議收益在二級市場購買OGN,並按周分發給質押者。

2025年7月21日起,DAO推出"BuybackBlitz"活動,將周回購規模翻倍至約20萬美元,持續兩周。該計劃旨在短期內加速累積OGN並提高質押回報,官方稱質押APY已接近40%。

協議收入主要來自OETH、SuperOETH、OUSD、SonicLST和ARM等產品的手續費或策略收益。這些收入全部用於回購OGN,形成了"產品→收益→回購→質押者"的正向循環。

然而,項目也面臨一些風險:

  1. OGN在本輪市場週期中表現平平,缺乏強勢的市場營銷動作。
  2. 業務主要集中在LST和相關收益加成,而非LSD基礎層,在ETF合規趨勢下可能難以分享紅利。
  3. 其他業務線目前數據一般,實際總協議收入受限於主業務,缺乏快速增長的潛力。

總的來說,OGN已啓動依賴業務收入和DAO資產的回購模式。雖然總額相對較小,但100%協議收入分配和銷毀機制對市場影響較強。項目背景和市場表現相對其市值而言非常好,團隊的業務轉型和調整也很及時,並取得了有效進展。

然而,目前所有業務都偏向Farm性質,無論是OETH/SuperOETH還是OUSD,都難以形成業務護城河。對於偏好"低估值+強現金流"標的的投資者,可以關注Origin Protocol的官方數據頁面,跟蹤回購進度與業務數據,把握生態成長中的潛在機會。

OGN-6.82%
DEFI-6.4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Degen Recovery Groupvip
· 08-16 08:10
抽空加仓了 跟着大饼涨
回復0
稳定币守护者vip
· 08-16 08:07
回购来了~ 大家懂得都懂
回復0
链上冷面笑匠vip
· 08-16 07:45
这个项目真香 早就等回购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