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報告發布:穩健實現多維增長
🔹衍生品交易量達 7,400 億美元,市佔率攀升至 11%,創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發,超額認購率高達 7325.60%,高峯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線了超過400個代幣,空投數量及獎勵持續刷新紀錄🔹儲備金總規模達 105.04 億美元,$GT 累計銷毀超 1.8 億枚
Gate 將繼續以強勁增長拓展全球生態布局,致力於爲用戶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滿活力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
完整報告詳見: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Web3專家解析:股票代幣化引爭議 金融創新還是突破底線
Web3業內人士深度解析:Robinhood的股票代幣化嘗試 - 創新還是越界?
近期,一家知名互聯網券商宣布向歐洲用戶推出與OpenAI、SpaceX等頂級未上市公司股權掛鉤的"股票代幣",再次將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這一前沿議題推向風口浪尖。然而,OpenAI迅速發布官方聲明,明確表示與該券商發行的代幣無任何關聯,並警告稱"這些代幣不代表公司的真實股權"。
這一事件不僅揭示了金融創新與傳統股權管理之間的深刻矛盾,也爲全球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案例。本文將結合RWA相關探索內容,深入解析該案件的影響及意義。
一、事件背景
1. 事件主角簡介
該互聯網券商是一家美國金融科技公司,總部位於加州,主要爲散戶投資者提供免費的股票、期權、ETF和加密貨幣交易服務。該公司在立陶宛設立了歐洲中心,並獲得了當地央行頒發的金融經紀牌照和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牌照。
2. 事件概要
該券商在法國舉辦的歐洲加密金融峯會上宣布,面向歐盟與歐洲經濟區用戶推出"股票代幣"產品,允許投資者通過區塊鏈技術,以代幣形式全天候交易超200種美國股票與ETF。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將未上市的OpenAI和SpaceX的股票也進行了代幣化,並向歐盟用戶空投相關代幣作爲獎勵。
然而,OpenAI很快發布官方聲明,明確表示這些代幣並非OpenAI的股權,公司未與該券商合作,也未參與此事,不爲其背書。OpenAI強調,任何OpenAI股權的轉讓均需獲得公司批準,而公司並未批準過任何轉讓行爲。
二、運作模式解析
1. 所謂"OpenAI代幣"的本質
該"OpenAI代幣"實質上是一種與券商在特殊目的實體(SPV)中所持股份掛鉤的區塊鏈上的代幣化合約。券商通過持有一家控制一定數量OpenAI股份的SPV的股份,將其代幣價格與SPV中OpenAI股份的價值掛鉤。
因此,OpenAI代幣的底層資產是券商對其設立的SPV公司的持股。用戶購買代幣時,並非購買實際的OpenAI股票,而是購買遵循其價格並記錄在區塊鏈上的合約。代幣持有人與真正股權之間存在兩層隔離,OpenAI代幣的價格會隨着SPV中OpenAI股份價值的變動而變動。
簡而言之,代幣持有者有權根據SPV中OpenAI相關權益的價值波動,獲得對應差價收益,但不擁有OpenAI的實際股權。這一規則被寫入區塊鏈,代幣則成爲投資者持有這份權利的憑證。
2. 券商發行此類代幣的動機
券商此次推出的"OpenAI代幣",本質上是一種"共識資產"的嘗試:通過代幣的形式讓普通投資者能夠基於對OpenAI未來價值的判斷進行交易。這一嘗試切中了當下投資市場的三大痛點:
優質資產的可參與性低:OpenAI、SpaceX等頂級科技企業尚未公開上市,普通投資者難以分享其成長紅利。
傳統私募股權、風險投資的高門檻使得普通散戶無法進入。
投資者對創新資產的需求激增:加密貨幣、NFT、Meme股等另類資產近年來的爆發式增長,體現了投資者對新敘事、新資產類別的強烈需求。
在此背景下,該券商試圖以代幣化交易的方式,打破傳統金融體系的封閉性,爲廣大散戶提供一個基於市場共識的投資新渠道。選擇OpenAI公司,是因爲其作爲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具有極高的市場關注度和影響力。
推出OpenAI代幣,可借助其品牌效應吸引投資者關注和參與交易。如通過向歐盟用戶空投OpenAI代幣作爲獎勵,能有效提高用戶註冊量和交易量,提升公司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同時帶動其他代幣化股票產品的交易。
3. 監管情況
該券商發行OpenAI代幣目前需要受到立陶宛央行與歐盟的監管。其獲得了立陶宛央行頒發的A類金融經紀牌照和歐盟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牌照,立陶宛央行是其在歐盟境內的牽頭監管機構。針對發行OpenAI代幣一事,立陶宛央行已啓動調查,要求提供相關代幣的結構、市場推廣以及與消費者溝通的細節,以評估其合法性與合規性。
這些股票代幣作爲衍生品在《金融工具市場指令Ⅱ》(MiFID II)監管下發行。隨着交易量的增大,其還可能需要接受ESMA(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的監管,必須確保滿足招股說明書披露等相關要求。目前,該代幣只向歐洲民衆開放,還未向美國民衆開放,如果後續要進入美國市場,那麼可能還要受到SEC(美國證交會)的監管。
三、各方收益與風險分析
1. 投資者的收益與風險
投資者認購OpenAI代幣時,主要獲得了一份投資機會。理論上有機會從OpenAI未來的估值增長中獲利。如果OpenAI發展良好,估值上升,那麼代幣的價格可能會隨之漲,認購者可以通過出售代幣獲得差價收益。
但這種投資方式也存在風險:
投資者並不擁有OpenAI的實際股權,無法享受股東的投票權、分紅權等真正的股東權益,其權益無法得到像持有真實股權那樣的保障。
存在價值波動與估值風險。代幣價格與SPV所持OpenAI股份價值掛鉤,但並不能完全準確地反映OpenAI的實際價值,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偏差。
OpenAI作爲未上市的私營公司,其估值本身就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一旦估值出現較大波動,代幣價格可能會隨之大幅波動,認購者可能面臨較大的損失。
2. 券商的收益與風險
對於發行方而言,主要收獲包括:
股價漲:事件發布後,其股價暴漲約10%,表明市場對這一創新產品較爲認可,公司市值得到提升。
佔據市場份額,拓寬客戶羣:推出的代幣化產品面向歐盟客戶,並且降低了投資門檻,簡化了復雜的KYC驗證流程。
然而,券商也面臨一定風險:
市場風險:OpenAI代幣的價格與SPV中OpenAI股份的價值掛鉤,而OpenAI作爲未上市公司,其估值波動不確定性較高。一旦OpenAI的估值不及預期甚至出現下滑,可能導致代幣價格下跌,影響其品牌聲譽和業務發展。
信用風險:OpenAI代幣本質上是一種合成衍生品,投資者權益實現高度依賴券商的履約能力。若券商出現經營危機、無法履行合約義務,甚至存在欺詐行爲,將直接損害投資者利益,引發市場信任危機。
四、與傳統RWA項目的區別
該券商發布OpenAI代幣事件與傳統RWA(現實世界資產)項目存在多方面區別:
資產類型:該項目涉及未上市公司股權,而傳統RWA項目多涉及房地產、大宗商品等實物資產。
權益屬性:OpenAI代幣持有者無實際股權,僅有價格波動收益權;傳統RWA項目通常賦予代幣持有者部分實際資產權益。
價值錨定:OpenAI代幣價格與SPV中股份價值掛鉤,存在多層隔離;傳統RWA項目代幣價值通常直接與底層資產價值掛鉤。
監管環境:OpenAI代幣在歐盟監管下發行,受MiFID II規制;傳統RWA項目監管框架尚不明確,多在監管灰色地帶運作。
發行主體:該項目由傳統金融機構發起;傳統RWA項目多由加密貨幣公司或初創企業發起。
目標市場:OpenAI代幣主要面向歐洲散戶投資者;傳統RWA項目往往面向全球加密貨幣投資者。
流動性:OpenAI代幣可能具有較高流動性;傳統RWA項目流動性普遍較低。
風險屬性:OpenAI代幣風險主要來自未上市公司估值波動;傳統RWA項目風險來源更爲復雜。
五、行業專家解讀
該券商作爲傳統金融機構涉足代幣化領域,其影響力遠超此前幣圈平台的類似嘗試。這一舉動引發強烈反響,主要原因在於:
發行方背景:該券商是傳統金融機構切入幣圈,而非幣圈機構向傳統金融滲透,對傳統金融的衝擊更大。
投資標的:涵蓋OpenAI、SpaceX等全球知名科技巨頭,吸引了更多投資者關注。
然而,這一模式也面臨諸多挑戰:
利益衝突:若僅部分機構能實施代幣化操作,將導致其他持股機構利益受損,難以獲得廣泛支持。
市場影響:可能加劇股票價格波動,使投資市場更具投機性。
法律爭議:代幣的無國界特性與上市規則的國界限制存在衝突,對全球市場構成衝擊。
監管缺失:代幣在鏈上自由流通難以監管,缺乏有效的內部追責機制,可能損害持股人利益。
盡管"股票代幣化"存在爭議,但作爲Web3領域的創新,其探索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然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有意嘗試的機構,都應審慎對待這一新興模式。在享受創新紅利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其中的風險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