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香港高院創新禁制令 加密錢包地址成被告
加密貨幣市場的新變化與香港法院的創新司法實踐
近期,香港高等法院在加密貨幣領域創造了一項重要的司法先例,這一舉措對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一創新做法及其潛在影響。
香港高等法院的創新禁制令
去年年末,香港高等法院發布了一項引人注目的禁制令。這起案件涉及一家成立於2015年3月的香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主營營銷諮詢業務。公司遭遇電信詐騙,損失了近260萬USDT。公司負責人迅速通過法律途徑,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對涉案的兩個Tron錢包地址發布禁制令,以凍結其中的資產。
香港高等法院副法官迅速做出回應,籤發了資產凍結禁制令。一家科技公司隨後將該禁制令發送至涉案錢包地址。這一做法相當於在區塊鏈上對涉案錢包進行了"標記",任何與這些錢包進行交易的人都能看到這一禁令。
根據香港法律,違反禁制令可能導致藐視法庭罪,面臨監禁或罰款處罰。這一禁制令實際上限制了涉案錢包中加密貨幣的流動性,有效防止了原告遭受更大損失。
司法創新的重大意義
這一司法創新的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解決了加密貨幣匿名性帶來的訴訟困境。在大多數涉及加密貨幣的民事糾紛中,受害方往往只知道對方的錢包地址,無法確定真實身分,這使得起訴變得極爲困難。香港高等法院的這一做法直接解決了"只知錢包、不知真人"的問題。
創造了以錢包地址爲被告的先例。法院在禁制令中直接列出錢包地址作爲被告,這是一個重大突破。
利用區塊鏈技術執行司法命令。通過科技公司向錢包地址發送禁制令,法院巧妙地利用了區塊鏈的特性,使得司法命令能夠直接觸達目標。
加密貨幣的"安全性"正在改變
一些投資者選擇加密貨幣partly是看中其"匿名化"特性,認爲這能在法律糾紛中"保全"資產。然而,這種認知正在被現實改變。香港高等法院的這一做法意味着,即使交易所或穩定幣發行方不配合,司法機關仍然可以直接向錢包地址發出指令,警告所有潛在交易方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
這一舉措大大縮小了利用加密貨幣匿名性逃避司法管控的空間。未來,涉及加密貨幣爭議的外國人也可能通過香港的科技公司和執法部門發布類似禁制令,以挽回損失。
香港加密貨幣法律體系的演進
回顧香港在加密貨幣領域的司法建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認定加密貨幣爲"財產":2023年初的Gatecoin案是一個重要裏程碑。香港原訟法庭首次裁定加密貨幣在香港法下屬於"財產",使其受到相關法律保護。這一立場與其他主要普通法司法管轄區一致。
穩定幣法案出臺:香港針對法幣掛鉤穩定幣制定了完善的合規路徑和要求,爲穩定幣持有者和機構提供了金融安全保障,促進了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融合。
利用區塊鏈技術保護加密貨幣資產:本文討論的最新司法創新,允許直接向錢包地址發送禁制令,突破了傳統司法程序的限制,爲解決加密貨幣糾紛提供了新的途徑。
這些舉措顯示了香港司法機關在推動加密貨幣市場發展和保護投資者權益方面的努力和創新精神。隨着這些法律和技術手段的不斷完善,香港有望成爲全球重要的加密貨幣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