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MetaMask 創辦人用迷因幣揭露 Web3 亂象,技術協議與社會期待相互脫節
MetaMask 共同創辦人 Dan Finlay 近日進行一項迷因幣實驗,來測試 Web3 中的同意與信任問題。Finlay 透過發行兩種代幣 Consent (同意) 和 I Don’t Consent (我不同意) 的實驗中發現,許多模糊規範不但失去用戶信任,也顯示出目前迷因幣生態仍有諸多風險與矛盾。
社群平台上的同意爭議
Finlay 對於迷因幣實驗的點子來自對社群媒體的觀察,他注意到推特、Bluesky 和 Farcaster 三個平台在對待 AI 與數據同意問題上有很大差異:
推特:主要以 AI 研究人員為主,對藝術家權益的討論慢慢變少。
Farcaster:以技術導向,重視快速應用與開發,對倫理道德的討論沒什麼耐心。
Bluesky:吸引許多藝術家和有道德關懷的用戶,但缺乏務實的討論基礎。
而 Bluesky 近期被爆出未經用戶同意,利用用戶貼文來作為訓練 AI 模型訓練的數據來源。導致許多用戶對此事感到不滿,進而讓 Finlay 聯想到迷因幣市場,認為這兩者在「同意」的模糊性問題上有相似處。
發行迷因幣,探索同意與信任的邊界
因此 Finlay 分別在以太坊和 Pump.fun 鏈上發行兩種迷因幣,分別是 Consent 和 I Don’t Consent,利用這兩款代幣來觀察目前 Web3 的交易行為和社群反應。Finlay 表示,市場開始瘋狂交易這兩款完全沒路用的代幣,代幣價格甚至在短短一小時內在 Pump.fun 上飆升到 10 萬美元。
Finlay 指出這種快速膨脹的價值也帶來負面影響。有些投資人知道這兩款代幣沒路用,就開始為代幣賦予意義。接著 Finlay 試著賣掉一部分代幣來進行測試,卻引來誤解及威脅,還有人懇求 Finlay 為這兩款代幣制定長期計劃。
Finlay 於 Pump.fun 上發行代幣 Consent 與 I Don’t Consent Web3 與 AI 共同問題為「同意模糊」
Finlay 發現,迷因幣市場中唯一明確的「同意行為」是投資人用錢買代幣,卻不知道代幣的實際用途或意義。Finlay 質疑:「在這麼模糊的市場環境下,這樣的『同意』到底有什麼意義?」他將這種現象稱為「同意的悖論」。Finlay 進一步指出 Web3 與 AI 都存在類似問題,也就是「技術協議中的同意,與社會期待中的同意之間是相互脫節的。」
呼籲清晰規則與安全保障為基礎
透過這次實驗,Finlay 強調 Web3 與 AI 平台需要想辦法來解決同意問題。他認為不只是投資人,所有參與者都應該要清楚知道他們的投入的資金或者數據會如何被使用、可能產生的後果,以及市場的規則是什麼。而平台也需要設計保障機制來保護用戶權益。
Finlay 直言:「這不是對道德的訴求,而是對製造更好產品的訴求。應用程式不需要成為一灘有毒的廢水,社群也不需要充滿威脅與混亂。」
(迷因幣成當代顯學!幣安研究分析:金融虛無主義吸引年輕族群,97% 交易量歸零)
這篇文章 MetaMask 創辦人用迷因幣揭露 Web3 亂象,技術協議與社會期待相互脫節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