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智:Web3项目破局关键与SUI案例解析

群体心智:Web3项目的致胜法宝

1981年,16岁的释永信来到当时几近荒废的少林寺。寺中仅有9位僧人,靠农耕和香火勉强度日。转机出现在次年:一部功夫电影在全国引发轰动,使这座古寺一夜之间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释永信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遇。虽然他并非功夫的创始人,武艺也不是最高超的,但他完成了一次跨时代的品牌定位:将"少林寺等同于中国功夫"的印象,深深烙印在全球观众心中。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他系统整理武术典籍、推动表演走向国际、开展文化传播、打造商业授权,将少林从一个宗教场所打造成了全球"功夫认知"的入口。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认知不仅局限于"文化影响",最终还转化为实际收益:门票、知识产权、房地产、无形资产管理等。认知成为了商业的入口。

这就是"群体心智"的威力:当你在用户脑海中留下明确、独特的标签,你就有资格讲述故事、制定价格,并长期存在。

群体心智与Web3项目的深层联系

你可能会问:一个僧人在少林寺经营了四十年的品牌,对Web3项目有什么借鉴意义?

我提到释永信,不是因为他精通直播或擅长文化IP运营,而是因为他完成了一件几乎所有Web3项目都在努力却极少实现的事:在全球用户心中,确立了一个关键词的定义权。

Web2关注的是业务,自然要看市场占有率,即你在垂直领域的用户比例和规模。因为传统商业无论是估值还是业务本身都离不开产品落地后在市场的直接竞争力。而对Web3项目而言,我认为:项目的"群体心智占有"作用远超"实际占有率"。

但"注重群体心智"并非空谈,它贯穿了项目从0到1的每个阶段,尤其是TGE这个关键节点。TGE后有了流动性,项目的运作逻辑会彻底改变。你不再只是讲故事、吸引关注,而是开始面对真实市场的定价、套利和博弈。这种转变非常剧烈,一旦准备不足,前期积累的热度和期待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消散。

因此,项目方必须提前思考:在TGE之前,你究竟该抢占什么样的用户心智?该如何构建叙事?该如何定位自己在用户心中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逐一探讨。

TGE前,如何构建"群体心智"?

对大多数Web3项目来说,TGE是首次登上公开市场的舞台。但真正决定成败的,其实是TGE之前的准备。这个阶段是抢占用户心智的黄金期。它不仅关系到代币能否顺利上线,更关系到你能否借此"集体注意力时刻",在用户心中种下一个长期记忆的认知标签。

如何在这段时间内明确项目定位、建立信任、稳定预期,决定了你能否吸引到真正有价值的早期参与者。否则,等待你的可能不是起飞,而是终结。

我通常建议尚未TGE的项目先进行"心智三问"自查:

1. 你在用户心中属于哪个层级?

你是这个赛道的领先者还是边缘项目?这背后其实对应着一个现实公式:

用户对你项目的层级认知 = 对你TGE的预期值 = 愿意投入多少时间关注你 = 你实际的数据表现等

你实际的数据表现和用户参与度,往往反映了用户主观判断你"是否值得押注"的结果。这些不完全源于你的行动,更多来自你"看起来处于哪个梯队"。

2. 用户真正记住了你什么?

这可能是Web3创业者最容易高估自己的地方。许多团队在介绍项目时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但当我听完二十分钟后,仍会问:"所以你们的亮点是什么?"

现实很残酷。在这个注意力极度分散的市场,每天都有无数项目宣传,不要指望用户能真正理解你的全部。他们只会记住能引发联想、能激发情绪的几个关键词。因此你必须精简内容,最终提炼出用户能"带走"的三件事:容易记忆、能激发盈利想象、与未来爆发潜力相关。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是大多数项目最缺乏的能力。

3. 群体信任是否稳固?

如何打造一个受用户信任的项目?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击破的一层。

即使你技术先进、叙事出色,一旦用户对你的形象、团队、行为模式产生质疑,信任一旦崩塌,心智就会自动脱离。

信任的崩塌往往不是因为重大事件,而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积而成。比如,用户提问无人回应,多次询问仍石沉大海;原定的奖励发放一再拖延,甚至没有解释;社区中有人提出质疑,团队却集体沉默,或冷淡地表示"我们会内部讨论";有时候,外界看项目描述得头头是道,背后却被传"这只是一轮套利局"。

这些事情单独看似乎都不大,但正是这种"言行不一"的感觉,会逐渐侵蚀用户最初的信任感,尤其是那些最早的支持者。他们本是你最宝贵的资产,是真心相信你故事的人,但一旦信任出现裂痕,他们离开得最快,也最不会回头。

正如全球提到中国功夫,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咏春、八极、太极,而是少林。咏春拳并非逊色,但它没有遇到它的释永信。你要成为那个为项目建立集体心智的人。

TGE后,项目正式进入"金融标的"阶段

TGE之后,项目不再仅仅是产品、愿景、故事,而是成为了一个有价格、有流动性、有二级交易的金融资产。你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购买、能否升值,开始以最公开、最冷酷的方式被验证。

首先改变的是用户结构。那些曾经陪你讲理想、参与测试网、活跃社区的早期用户,身份也发生了转变。他们现在既是使用者,也是交易者。而更大一波交易者,此时才刚刚入场。他们不是来"听你讲故事"的,而是来问一个更直接的问题:"你这个币,有没有赚钱机会?"

Web3很少有"产品无可替代"的。即使你比竞品好20%、30%,只要币价没有变动、市场没有波动,你依然会被迅速抛弃。用户不会给你时间和耐心去成长,他们会立即转向那个"看起来更有上涨潜力"的项目。

因此,项目方必须正面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要买你的币?

这背后,其实对应着三类典型的用户心智模型:

初级玩家:我产品好。用户:好不好不重要,反正我不敢买。

这类项目最常见的心态是:"我们技术领先、产品体验好、团队很认真"。但市场不会因为你努力就给予回报。

用户的反应通常是:"你说得再好,有波动吗?没有?那我不敢买。"

这是典型的"产品价值和金融价值割裂"。在Web3,只有产品,没有价格弹性,是难以支撑用户信任的。你可以是建设者,但在用户眼中,你只是一个"没有预期差的币"。

现实是,产品体验早已不是稀缺品,能调动注意力的价格预期才是。

所以你需要明白:你以为自己在构建产品,其实你在竞争的是金融情绪的心智入口。

中级玩家:我有利好,我拉盘。用户:短期投机一下,获利就赶紧跑。

Web3绝大多数用户是短期投机者。他们不奢望长期共建,但只要你有拉盘、有节奏、有利好,他们就会参与。

他们不是信仰者,更不是社区布道者。但只要你创造了"可交易性",他们就会进场做一轮。

这不是坏事。相反,这说明你有"动静"了。用户知道你是一个可以做波段的项目,即使不能长期持有,也值得关注。

只要你能成功拉盘几次,市场就会开始默认你是个"有行情"的币。你的代币会被加入用户的观察列表,会有一批人专门等待你下一次行动。

从无人关注 → 有人参与 → 有人蹲点,这就是Web3中"价格弹性心智"逐步建立的过程。

高级玩家:让用户觉得"这个币值得留着,卖飞就上不去车了"

最理想、也是最难建立的用户心智,是当用户清仓时,主动保留你的币。他们心中浮现的不是"能否快速获利",而是:"这个项目,下一轮我可能还需要。" "这个币,一旦涨了我可能就买不回来了。"

要达到这个层级,项目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任 × 预期 × 反馈"循环,至少满足四个条件:

  • 项目长期方向清晰,叙事不会反复无常;
  • 产品进展有节奏,用户能看到希望;
  • 项目方有利好,币价不疲软;
  • 币价有韧性,能形成"上涨还有故事、下跌也能再拉"的情绪弹性;

这种代币不一定天天暴涨,但用户心里知道,"你是值得长期参与的资产",自然会选择持有、传播、维护。

SUI:一个心智反转的真实案例

以最近我将其列入长期标的的币种$SUI为例。来分析一下

SUI拥有豪华的团队(前facebook的meta项目的产研团队),几十亿美金的一级市场估值也成为了各大投资机构争相追逐的对象。坦白说,TGE初期我认为SUI的表现并不理想,社区整体感受是,项目方高傲自大不贴近社区。直到一年半前,SUI突然意识到了社区的重要性,一手继续推动生态一手抓紧社区建设。二级市场方面因为法规问题就不多赘述。

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突然间,SUI在市场心智层面成为了"小SOL"。进入了用户愿意长期持有资产的名单。

实际上Sui在今年夏天已经经历了两件对市场信心构成考验的事件:一是5月底生态项目遭遇安全事故,导致约2.23亿美元的流动性池被耗尽;二是7月初迎来4400万枚、价值近2亿美元的大额代币解锁,是整个季度最大的释放之一。

按照常规节奏,这种连环负面本应带来价格崩盘和社区情绪崩溃。但结果却相反:SUI不仅没有被市场抛弃,反而在前天涨到了4.39美元,创下了今年2月以来的新高,成为板块内最具交易热度的项目之一。

为什么它能扛住?其实关键不仅在于Sui团队对黑客事件等负面情况没有回避、而是迅速承担责任。真正重要的是,Sui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用行动慢慢改变了用户对它的认知,把原本被吐槽"高傲冷漠"的形象,一点点扭转成了一个"值得信任、能长期押注"的项目。

以生态项目遭受攻击为例,虽然这是由第三方智能合约引发的风险,Sui并非直接责任方。但团队并没有推卸责任,不仅立即暂停相关合约、冻结两笔涉事钱包、合作Sui验证节点发起投票,还联合Sui基金会安排贷款,筹集补偿资金来承诺"全额赔付"受害者。最终90.9%验证人投票支持释放1.62亿美元冻结资产,赔

SUI-2.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ChainChefvip
· 08-15 07:58
契机在于抓机遇
回复0
暴富型韭菜vip
· 08-15 07:58
机遇改变命运
回复0
链上福尔摩克vip
· 08-15 07:43
品牌价值很关键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